登录 注册

完善制造业创新体系 引领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

制造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主体,是实现新旧动能转换的主战场。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加速到来,制造业竞争形态由独立主体间的博弈逐渐转为创新体系的对抗。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制造业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历史性跨越,制造业的创新体系也不断完善。但制造业创新体系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仍存在诸多短板和瓶颈,制约科技能力转化为现实的产业竞争力。如何突破我国制造业创新体系的瓶颈制约,打通创新链条上的阻梗,形成高效协同的制造业创新体系,是关系到我国经济能否实现新旧动能转换、产业能否迈向价值链中高端水平的重大命题。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我国建设了一大批制造业创新载体。截至2015年底,科技部牵头建设了48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478家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牵头建设了158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32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187家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教育部牵头建设了38家2011协同创新中心等创新载体。这些创新载体为推动我国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同时,这些已建成的创新载体基本上处在“技术产生—扩散—首次商业化—产业化”链条上的不同位置,彼此相对独立,而且这些创新载体多为事业单位或依托高校、科研院所或国有企业而建,创新力量比较分散,难以适应网络化协同创新的新趋势和新要求,亟需组建新型创新载体,打造制造业协同创新网络。

二是资源配置低效分散问题依然突出,创新潜力难以释放。由于体制机制原因,各领域、各部门、各方面科技创新活动普遍存在分散封闭、交叉重复等碎片化现象。政府各部门多头管理,重复投入,各自为战、单打独斗的现象突出。产业创新活动分散在各个部门的研究单位中进行,这些单位彼此独立,只需完成技术研发任务,而不考虑成果能否与产业链其他环节的技术匹配衔接,科研成果的技术突破往往只是某个领域的单项技术,造成产业创新的“孤岛”现象严重。

三是创新成果转化通道不畅,技术创新对产业经济的支撑作用不强。突出表现为科技成果向产业转移转化不够,主要原因在于产业共性关键技术供给主体的缺失和产学研合作不够紧密。原有的行业科研院所转制后,为了自身生存和应付资产保值增值等考核要求,无暇、更无力顾及共性技术研发,专业人才队伍不断弱化、流失。同时,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有效机制尚未形成。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与企业拥有不同的评价机制和利益导向,各自创新活动的目的严重分化,导致了创新链上研发与产业化环节出现脱节。

四是创新服务平台建设滞后,创新驱动发展支撑不足。我国制造业创新服务体系建设尚不完善,技术创新服务资源分散,各类技术创新服务机构能力不足、服务模式陈旧,无法对产业技术创新提供有效服务。特别是大多数平台主要提供信息咨询、产品检测、产业信息宣传等单一服务,而对于融资担保、人才交流、质量检测技术指导、培训服务、国际合作等提供不足,服务和支撑产业创新的能力亟需提升。

二、完善制造业创新体系的建议

加快建设制造业创新中心,补全制造业创新链条。针对制造业创新体系中存在的基础研究与产业化之间脱节的问题,要充分整合已有创新资源,围绕重点领域重大需求,创建一批制造业创新中心,重塑制造业创新体系。创新中心依托由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共同体,突出企业的主体作用。同时,依托制造业基础雄厚、研发创新实力强的省市探索创建一批区域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形成多层次、网络化制造业创新体系。创新中心要探索市场化运行机制实现自我可持续发展,同时充分发挥溢出效应,优化制造业创新生态环境。

集中产业创新资源,前瞻布局重点技术领域。针对我国创新资源分散重复等问题,要通过顶层设计,统筹资源、统一平台,重点支持关键共性技术和产业前沿技术等两大类技术的发展和突破。国家和地方利用政府资金支持建设的科技基础设施、研究中心、实验室等技术创新平台,要加大向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的开放力度,实现创新资源共享。

强化企业主体和产学研协同,打通科技到产业的通道。企业是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的重要力量,强化企业主体地位,要充分发挥国有大型企业在技术创新体系中的龙头作用,同时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实验室和中试基地。鼓励开展产学研联合攻关,发挥骨干企业主导作用、中小企业协同配套作用、高校科研院所技术支撑基础作用和行业中介组织的保障服务作用,形成联合开发、优势互补、成果共享、风险共担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

加快四类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增强制造业创新支撑能力。一是建设一批促进制造业协同创新的公共服务平台,规范相关服务标准,开展技术研发、检验检测、技术评价、技术交易、质量认证、人才培训等专业化服务,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二是建设重点领域制造业工程数据中心,为企业提供创新知识和工程数据的开放共享服务;三是建设一批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平台,针对制造业企业共性需求,投资建设一批重大科学研究和实验设施,推动非涉密和无特殊规定限制的科研设施与仪器向社会开放,实现资源共享;四是建设一批制造业金融服务平台,创新产融结合方式,引入多元化投资机制,发挥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本助推器作用。


来源:低碳工业网 阅读量:8981 |   收藏
推荐阅读